本報訊 近年來,隆陽區丙麻鄉探索“一二三四五”工作法,強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圍繞“一個目標”。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順應廣大群眾過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對標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各項目標任務,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各類資源,突出問題導向,著力打造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生產生活環境。
堅持“兩手著力”。在資金統籌上做加法,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合理支配獎補資金,用于農村整治人居環境、增配環保設施等,農村危房改造累計實施改造869戶、人居環境提升668戶,完成公廁改造14座、衛生戶廁改造1201座。在支出上做減法,充分發揮黨組織的作用,黨員干部身先士卒,大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積聚起鄉村蝶變的大力量。
動員“三級干部”。鄉村組三級干部利用精準扶貧入戶對接、移風易俗進組入戶等入戶走訪的機會,面對面向群眾講清人居環境整治的利弊。通過懸掛橫幅、發放《致群眾的一封信》、大喇叭宣傳等形式,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參與的治理新局面,以正面激勵與反面警示相結合的方式,激發群眾參與環境整治的內生動力,提高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聚力“四化同步”。實施“硬化、綠化、美化、亮化”四化工程,投資1321萬元,實施污水處理系統、垃圾焚燒站、河道治理、機耕路、排水溝、灌溉管道等工程,采購一批垃圾收集和清運等設備,有效解決村內垃圾污水處理問題,組織動員群眾對房前屋后、村組道路、公共活動場所等進行清掃、清理,復墾復綠,見縫插綠,整潔干凈的路面、粉飾一新的墻體、高低有序的綠植,聚集歡笑的村民,勾勒出美麗鄉村的勃勃生機。
開展“五大行動”。按照“拆危治亂、增綠添色、重改輕建、見縫補短”的原則,以點帶面、由里及外,治臟、治亂、治差齊頭并進,治標、治本雙管齊下,扎實推動公路沿線美化、房前屋后凈化、田埂地頭整修、公共場所整治、溝渠治理“五大行動”,確保“整一處、成一處、見效一處”。同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抓手,引導廣大群眾自覺養成講衛生愛清潔的好習慣,合力開啟農村人居環境“美顏模式”。[魯曉雨]
責編:蔣建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