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恭村:稻香飄山野,魚兒游云端
時間:09-21 來源:保山日報網-保山日報
秋風千里,稻浪翻滾,捉魚、吃魚,領略田野風光,已然成了保山人豐收時節的打開方式。而云端之上的隆陽區瓦窯鎮克恭村村民也在微信朋友圈曬出了捉稻花魚照片,從山邊鋪展而來的稻田里開始泛起了金黃,田間耕作的鄉人捉起肥嫩的魚兒放入桶中……稻香魚肥的豐收景象讓這個小山村蒙上了神秘的面紗。
深藏于群山之巔的克恭村全村有309戶1092人,村民一直以傳統農作物耕種勉強維系生活。由于山區有著缺水的現狀,少水田、多山地是不爭的現實,種植規模小、產量不高,如何提高收益仍然是困擾著整個村發展的難題。
克恭村在各級黨委政府、掛包幫單位、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一直探尋能因地制宜,來盤活山區資源的鄉村振興之路。克恭村域內有泉眼眾多,地下水資源豐富的優勢,有種植水稻的傳統,以此為契機,克恭村首開了利用稻田養殖稻花魚的先河,這也是該村探尋農田綜合利用的有益探索。
谷雨時節,克恭村的村民們將秧苗和稻花魚苗一起種下,任它在田間穿梭游弋,同秧苗一起長大,食純凈的雨露、萌動的蟲子、掉落的稻花,吸收山間的萬物精華。在稻子的庇護下,一尾尾自由生長的稻花魚更加豐美而靈活,自然能在在味蕾上留下深刻的記記。
微風吹過克恭村,泛起陣陣稻浪,送來縷縷稻香,收獲的芳香便開始從大山深處彌散而開,稻香撲鼻、魚香入口,豐產又豐收的希望和喜悅填滿了辛苦勞作的莊稼人的胸膛。今年,克恭村130畝的稻田里已然有了稻香魚肥之勢,在山野田疇的靜美和稻花魚的穗中躍融合成了一副在云端上的山村畫卷,構成了對人們強有力的誘惑:稻花魚可以吃了。
正是一尾尾豐美靈活的稻花魚讓克恭村這片古老磅礴的土地再次煥發蓬勃生機。克恭村經過三年的實踐,稻田養殖稻花魚已經取得較大進展,稻花魚收獲的季節田埂上便成了小小的“魚市”。“已經有人陸陸續續來村里預定稻花魚了,今年我家養了15畝的稻花魚看來又是一個好收成。”肖世富說道。克恭村自養殖稻花魚以來,創造了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水稻被老鼠毀壞的現象少了,對于村民來說既能讓水稻增產,又能賣魚增收。“稻花魚”逐漸變成了克恭村廣大群眾笑得合不攏嘴的 “增收魚”,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正逐漸在突顯。
一條魚不僅是農戶招待親朋好友的拿手菜,對于克恭村來說更是一股新的產業力量,讓村民更有動力朝著美麗富饒的魚米之地不斷努力,鄉村振興之路就能越走越寬廣。 (李秋 張艷)
責備:劉自明